山僧过岭看茶老,村女当垆煮酒香。

出自 明代 祝允明 《首夏山中行吟》

译文山里的僧人翻过山岭去看茶叶生长的情况,村里的姑娘站在酒垆边煮酒,酒香四溢。

注释当垆:对着酒垆;在酒垆前。

赏析此句描写了村女当垆煮酒的情景,写得轻快悠闲,颇具姑苏特色,唤起了读者对自然之美和田园生活的向往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山村画面,用简单却生动的细节传递出悠然自得的意境。

前半句"山僧过岭看茶老"像个小镜头:一位住在山里的老和尚,慢悠悠翻过山岭,去查看茶叶的生长情况。"看茶老"三个字特别妙,既说明茶叶快成熟了,又透露出僧人对待植物的耐心,仿佛茶叶就像老朋友一样需要定期探望。这种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,让人感受到山居生活的宁静。

后半句"村女当垆煮酒香"突然热闹起来:农家姑娘在土灶边温酒,酒香飘满整个村子。"当垆"就是守着酒炉的意思,这个动作让读者仿佛能看见姑娘认真照看火候的样子,能闻到空气中粮食发酵的甜香。与前一句僧人的清静形成对比,展现了平凡生活的温暖。

两句诗就像两格连环画:山上僧人看茶是淡雅的青绿色调,山下村女煮酒是暖融融的橙红色调。不用任何修饰词,仅通过"老"和"香"这两个感官体验,就让读者同时感受到山林的清幽与人间烟火气。这种用具体生活场景传递意境的手法,正是古典诗歌最打动人的地方——不说"闲适",却处处让人体会到闲适。

祝允明

祝允明(1460—1527)字希哲,号枝山,因右手有六指,自号“枝指生”,又署枝山老樵、枝指山人等。汉族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他家学渊源,能诗文,工书法,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,流传有“唐伯虎的画,祝枝山的字”之说。祝枝山所书写的“六体书诗赋卷”、“草书杜甫诗卷”、“古诗十九首”、“草书唐人诗卷”及“草书诗翰卷”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。并与唐寅、文徵明、徐祯卿齐名,明历称其为“吴中四才子”之一。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,情性相投,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