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饮东坡醒复醉,归来仿佛三更。

出自 宋代 苏轼 《临江仙·夜归临皋》

译文夜里在东坡饮酒,醉而复醒,醒了又饮。回来的时候仿佛已经三更。

注释东坡:在湖北黄冈县东,苏轼谪贬黄州时,友人马正卿助其垦辟的游息之所,筑雪堂五间。

赏析此句记叙深秋之夜词人在东坡雪堂开怀畅饮,醉后返归临皋的情景,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,传神地画出了词人醉眼蒙眬的情态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文人深夜醉归的生动画面,用最生活化的场景传递出洒脱不羁的人生态度。

"夜饮东坡醒复醉"像镜头特写:诗人在东坡喝酒,醒了又醉,醉了又醒。这里的"复"字特别妙,不是简单重复,而是展现了一种放任自我的状态——酒醒了没关系,继续喝到微醺,享受这种半梦半醒的自由感。

"归来仿佛三更"用"仿佛"这个模糊的时间词,把醉眼朦胧的状态写活了。喝多的人看东西会重影,对时间的感觉也不准确,这种"不确定感"反而比直接说"三更"更真实有趣。

整句诗好就好在它不装深沉,就像朋友聊天般自然。诗人不掩饰自己喝得晕乎乎的样子,反而带着点小得意。这种"爱谁谁"的率真态度,正是古代文人追求的精神自由——规矩束缚不了我,醉着醒着都是生活。

苏轼

苏轼(1037-1101)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汉族,四川人,葬于颍昌(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学识渊博,天资极高,诗文书画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欧阳修并称欧苏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、比喻,艺术表现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苏黄;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世有巨大影响,与辛弃疾并称苏辛;书法擅长行书、楷书,能自创新意,用笔丰腴跌宕,有天真烂漫之趣,与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并称宋四家;画学文同,论画主张神似,提倡“士人画”。著有《苏东坡全集》和《东坡乐府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