铙吹喧京口,风波下洞庭。

出自 唐代 王维 《送邢桂州》

铙吹喧京口,风波下洞庭。
赭圻将赤岸,击汰复扬舲。
日落江湖白,潮来天地青。
明珠归合浦,应逐使臣星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上场景,用声音和画面传递出壮阔的气势。

前半句"铙吹喧京口"中,"铙吹"指古代军乐器的声响,"喧"字让读者仿佛听到震天的锣鼓声在京口(今镇江)城头回荡。这里通过声音描写,暗示了军队出征或凯旋的热闹场面,充满昂扬的斗志。

后半句"风波下洞庭"笔锋一转,用"风波"二字既写实景——船只驶入洞庭湖时遇到的风浪,又暗喻人生旅途的波折。一个"下"字让画面流动起来,展现出千帆竞发、顺流而下的动态景象。

两句话形成巧妙对比:前句陆上喧闹,后句水中动荡;前句人声鼎沸,后句自然壮阔。通过这种视听结合、动静相生的写法,诗人既展现了宏大的空间感,又暗含了人生征途的豪情与艰险,让读者在十四个字中感受到声音、画面和情感的多重冲击。

王维

王维(701年-761年,一说699年—761年),字摩诘,汉族,河东蒲州(今山西运城)人,祖籍山西祁县,唐朝诗人,有“诗佛”之称。苏轼评价其:“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;观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。”开元九年(721年)中进士,任太乐丞。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,今存诗400余首,重要诗作有《相思》《山居秋暝》等。王维精通佛学,受禅宗影响很大。佛教有一部《维摩诘经》,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。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,多才多艺,音乐也很精通。与孟浩然合称“王孟”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