枝枝相覆盖,叶叶相交通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枝叶茂密、相互交织的自然画面。我们可以想象一棵大树,它的枝条向四周伸展,层层叠叠像搭起了天然的凉棚;叶子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,风一吹就沙沙作响,仿佛在互相打招呼。这种描写至少有三大妙处:
1. 用动态写静态:明明树是静止的,但"覆盖""交通"这两个动作词让枝叶仿佛活了过来,像一群调皮的孩子手拉手做游戏,把死物写活了。
2. 藏着人情味:诗人表面上写树枝树叶,实际暗喻人与人亲密无间的关系。就像好朋友肩并肩说悄悄话,家人围坐吃饭其乐融融,自然界的事物被赋予了人的情感。
3. 声音画面感:读着诗句,耳边似乎能听见树叶摩挲的"沙沙"声,眼前浮现深浅不一的绿色波浪。短短十个字,调动了读者的视觉、听觉甚至触觉(能想象到叶片柔软的触感)。这种多感官描写正是古诗最擅长的"通感"手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