虢仲、虢叔,王季之穆也,为文王卿士,勋在王室,藏于盟府。

出自 先秦 左丘明 《宫之奇谏假道》

 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。

  宫之奇谏曰:“虢,虞之表也。虢亡,虞必从之。晋不可启,寇不可翫。一之谓甚,其可再乎?谚所谓‘辅车相依,唇亡齿寒’者,其虞、虢之谓也。”

  公曰:“晋,吾宗也,岂害我哉?”

  对曰:“大伯、虞仲,大王之昭也 。大伯不从,是以不嗣。虢仲、虢叔,王季之穆也,为文王卿士,勳在王室,藏于盟府。将虢是灭,何爱于虞!且虞能亲于桓庄乎,其爱之也?桓、庄之族何罪,而以为戮,不唯逼乎?亲以宠偪,犹尚害之,况以国乎?”

  公曰:“吾享祀丰絜,神必据我。”

  对曰:“臣闻之,鬼神非人实亲,惟德是依。故《周书》曰:‘皇天无亲,惟德是辅。’又曰:‘黍稷非馨,明德惟馨。’又曰:‘民不易物,惟德繄物。’如是,则非德,民不和,神不享矣。神所冯依,将在德矣。若晋取虞,而明德以荐馨香,神其吐之乎?”

  弗听,许晋使。

  宫之奇以其族行,曰:“虞不腊矣。在此行也,晋不更举矣。”

  八月甲午,晋侯围上阳,问于卜偃曰:“吾其济乎?”

  对曰:“克之。”

  公曰:“何时?”

  对曰:“童谣曰:‘丙之晨,龙尾伏辰,均服振振,取虢之旂。鹑之贲贲,天策焞焞,火中成军,虢公其奔。’其九月、十月之交乎!丙子旦,日在尾,月在策,鹑火中,必是时也。”

  冬,十二月丙子朔,晋灭虢,虢公丑奔京师。师还,馆于虞,遂袭虞,灭之,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,从媵秦穆姬。而修虞祀,且归其职贡于王,故书曰:“晋人执虞公。”罪虞公,言易也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话讲的是虢仲和虢叔两兄弟的故事。他们是周文王的叔叔(王季的儿子),在周文王手下担任重要官职(卿士相当于现在的国家高级官员),为周王室立下大功。他们的功绩被郑重记录在王室档案馆(盟府)里,就像现在国家会把英雄事迹存入档案馆一样。

这句话的魅力在于:
1. 用短短25个字就讲清楚了两人的身份、职位、贡献和历史地位,信息量很大。
2. "勋在王室"四个字就说明他们不是普通官员,而是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核心人物。
3. "藏于盟府"这个细节特别生动,让我们看到周朝已经有用档案记录功臣的传统,就像现在的"青史留名"。

简单说,这句话就是在表彰两位开国元勋:他们既是皇亲国戚,又是能力出众的治国能臣,功绩被国家永久铭记。这种既看重血缘又重视才能的用人思想,对后世影响很大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