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载名兼利,人皆与命争。

出自 唐代 杜牧 《送友人》

十载名兼利,人皆与命争。
青春留不住,白发自然生。
夜雨滴乡思,秋风从别情。
都门五十里,驰马逐鸡声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话直白地揭示了人性与命运的永恒博弈。

"十载名兼利"用十年光阴作尺子,丈量出名利的重量——人为了功名利禄可以付出漫长时光,像追着胡萝卜跑的驴子,不知疲倦。"人皆与命争"则像照妖镜,照出众生相:农民抢农时、商人搏行情、学子拼考场,每个人都在和命运掰手腕,总想从老天爷手里多抠出点好处。

最妙的是"与命争"的生动感——命运本是无形的,这里却成了可以角力的对手。就像现代人常说的"逆天改命",这种不服输的劲头从古至今都没变过。但作者用"皆"字点破:这场较量没有观众席,所有人都是局中人。这种看透不说透的智慧,正是这句话历经千年仍能戳中人心的地方。

杜牧

杜牧(公元803-约852年),字牧之,号樊川居士,汉族,京兆万年(今陕西西安)人,唐代诗人。杜牧人称“小杜”,以别于杜甫。与李商隐并称“小李杜”。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,故后世称“杜樊川”,著有《樊川文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