向长安,对秋灯,几人老。

出自 宋代 吴文英 《夜游宫·人去西楼雁杳》

人去西楼雁杳。叙别梦、扬州一觉。云澹星疏楚山晓。听啼乌,立河桥,话未了。
雨外蛩声早。细织就、霜丝多少。说与萧娘未知道。向长安,对秋灯,几人老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人在秋夜孤灯下思念远方长安的情景,传递出时光流逝、人生易老的淡淡哀愁。

诗人用"向长安"三个字,巧妙点出思念的方向——长安不仅是地理上的远方,更是理想与繁华的象征。"对秋灯"的意象尤为动人:秋夜本就清冷,一盏孤灯更添寂寥,灯光映照出独坐者的孤独身影。"几人老"的设问最耐人寻味——既是在问远方故人是否安好,也是在感叹岁月无情。三个短句像三幅连续的画面:遥望、独坐、沉思,把漂泊者的乡愁和人生感慨浓缩在十五个字中。

这种情感跨越千年依然能引起共鸣,因为我们都有过在某个寂静时刻,突然意识到时光飞逝、故人离散的体验。诗人没有直接说"我很孤独",而是用秋灯、长安这些具体意象,让读者自己感受那份惆怅,这正是古典诗词"言有尽而意无穷"的魅力。

吴文英

吴文英(约1200~1260),字君特,号梦窗,晚年又号觉翁,四明(今浙江宁波)人。原出翁姓,后出嗣吴氏。与贾似道友善。有《梦窗词集》一部,存词三百四十余首,分四卷本与一卷本。其词作数量丰沃,风格雅致,多酬答、伤时与忆悼之作,号“词中李商隐”。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