舞衣无力风敛,藕丝秋色染。

出自 唐代 温庭筠 《归国谣·双脸》

双脸,小凤战蓖金飐艳。舞衣无力风敛,藕丝秋色染。
锦帐绣帷斜掩,露珠清晓簟,粉心黄蕊花靥,黛眉山两点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柔美静谧的秋日画面,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感受它的美:

1. 动态的温柔感
"舞衣无力"让人联想到薄纱衣裙轻柔垂落的样子,不是僵硬地飘动,而是像累了一般自然下垂,传递出一种慵懒的温柔。风似乎也体贴地收敛了力道,生怕惊扰这份宁静。

2. 色彩的巧妙运用
"藕丝秋色"用莲藕纤维的浅褐色比喻秋色,既点明季节,又营造出淡雅朦胧的色调。这种颜色不是浓烈的金黄或火红,而是带着水墨画般的含蓄美感。

3. 双重意象的融合
表面写的是被秋色浸染的纱衣,实则可能暗喻穿着这袭衣裙的女子。衣裳的轻柔与人的柔美相互映衬,秋色的淡雅与心境的宁静彼此交融,达到物我合一的意境。

整句诗就像用文字绘就的工笔画,通过轻柔的衣袂和素雅的色彩,传递出秋天特有的宁静之美,让人仿佛能看到一位身着薄纱的佳人,在微风中和整个秋色融为一体。

温庭筠

温庭筠(约812—866)唐代诗人、词人。本名岐,字飞卿,太原祁(今山西祁县东南)人。富有天才,文思敏捷,每入试,押官韵,八叉手而成八韵,所以也有“温八叉”之称。然恃才不羁,又好讥刺权贵,多犯忌讳,取憎于时,故屡举进士不第,长被贬抑,终生不得志。官终国子助教。精通音律。工诗,与李商隐齐名,时称“温李”。其诗辞藻华丽,秾艳精致,内容多写闺情。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,为“花间派”首要词人,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。在词史上,与韦庄齐名,并称“温韦”。存词七十余首。后人辑有《温飞卿集》及《金奁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