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章秀木黄公庙,一点飞雪白塔山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动静结合、色彩鲜明的山水画卷,用最简练的语言传递出丰富的意境美。
前半句"千章秀木黄公庙"像广角镜头:成片的挺拔树木(千章秀木)簇拥着古朴的庙宇(黄公庙),"秀"字突出树木的茂盛生机,"黄"字既点出庙宇色彩,又暗示秋意。整体构成庄重而充满生命力的画面,仿佛能听到风吹林海的沙沙声。
后半句"一点飞雪白塔山"突然切换成特写:苍茫山景中,洁白的塔尖(白塔山)上掠过一小片飞雪(一点飞雪)。"飞"字让静止的雪有了动感,"白"字与前半句的"黄"形成冷暖对比,整个画面顿时灵动起来,仿佛能感受到山间的清冽空气。
两句通过"千章"与"一点"的数量对比、"秀木"与"飞雪"的动静呼应、"黄"与"白"的色彩映衬,用14个字就构建出层次丰富的立体山水。这种写法就像中国画的留白技法,用最精炼的笔触激发读者的想象,让人仿佛置身于秋林冬雪交织的壮美景色中。
赵沨
东平人,字文孺,号黄山。世宗大定二十二年进士。终礼部郎中。性冲淡,工篆书,时人以比党怀英,称“党赵”。有《黄山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