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黄山道中漫步时的所见所感,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。
开头两句写的是荒凉的小城和曲折的山路,石缝间清澈的溪水在秋天显得格外清冷。这里用"荒"和"屈蟠"(弯曲)形容道路,给人一种幽静深远的感觉。"寒碧"二字既写出了溪水的颜色,又暗示了秋天的凉意。
中间四句是诗的重点。先写黄公庙周围高大茂密的树木,再写远处白塔山上飘过的一朵云彩。这两句一近一远,一实一虚,画面感很强。接着作者突发奇想:这样美的景色会被谁写进诗里呢?而自己正骑着瘦驴,仿佛置身画中。这里用"蹇驴"(瘦弱的驴)这个形象,显得很接地气,也暗示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情。
最后两句直抒胸臆:迷恋山水真是我的本性啊,不要嫌我经常来这里游玩。"膏肓泉石"这个说法很特别,把对山水的喜爱比作深入骨髓的病,但这种"病"却是作者心甘情愿的。
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,像在跟读者聊天一样。作者用简单的文字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,既有具体的景物描写,又有真切的感受,读来让人仿佛也跟着他一起在黄山道中漫游,感受那份对大自然的热爱和闲适自在的心情。
赵沨
东平人,字文孺,号黄山。世宗大定二十二年进士。终礼部郎中。性冲淡,工篆书,时人以比党怀英,称“党赵”。有《黄山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