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日离别图景,用简单的自然景物传递出深沉的离愁。
"堤柳动":河堤边的柳枝随风摆动,既点明了季节(秋天柳叶未落),又暗示了离别时的不舍——古人折柳送别,柳枝摇动仿佛在挥手告别。
"岛烟昏":远处小岛笼罩在暮霭中,朦胧的雾气模糊了视线,就像离别的愁绪笼罩在心头,让眼前的景色都变得黯淡。
"两行征雁分":大雁排成两队各自飞向不同方向,既是眼前实景(秋天大雁南迁),更是离别场面的隐喻——就像分飞的大雁,行人也要各奔东西。
三组画面像电影镜头般推进:近处柳枝轻摇,中景雾气弥漫,远景雁群分离。通过"动""昏""分"三个动词,让静态的景物充满动态的离愁,不用直接说"悲伤",却让读者自然感受到那份依依惜别之情。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,正是古典诗词最动人的表达方式。
温庭筠
温庭筠(约812—866)唐代诗人、词人。本名岐,字飞卿,太原祁(今山西祁县东南)人。富有天才,文思敏捷,每入试,押官韵,八叉手而成八韵,所以也有“温八叉”之称。然恃才不羁,又好讥刺权贵,多犯忌讳,取憎于时,故屡举进士不第,长被贬抑,终生不得志。官终国子助教。精通音律。工诗,与李商隐齐名,时称“温李”。其诗辞藻华丽,秾艳精致,内容多写闺情。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,为“花间派”首要词人,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。在词史上,与韦庄齐名,并称“温韦”。存词七十余首。后人辑有《温飞卿集》及《金奁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