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

出自 宋代 苏轼 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

译文不知道天上的宫殿,今晚是哪一年。

注释天上宫阙:指月中宫殿。阙:古代城墙后的石台。

赏析此句由人间到月宫,是一种空间上的转移,将空间转移与时间联想相融,表现出时空的永恒性,富有深切的哲思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用大白话讲,就是一个人望着夜空时突然冒出的好奇:天上那些闪闪发光的仙宫楼阁里,现在到底过的是哪一年呢?

它的精妙之处在于把人间和仙境的时间感错位了——我们在地上过中秋节算农历日期,但诗人调皮地想象:说不定天上的神仙们用的压根不是同一种日历!这种联想就像现代人突然好奇"外星人是不是也用星期制"一样充满童趣。

更深一层看,诗人其实在偷偷表达两种情绪:
1. 对永恒(天上)的向往:人间有生老病死,而仙境似乎永远停驻在最美好的时刻
2. 对现实的疏离感:就像加班到深夜的人突然发现"今天星期几来着",有种恍惚的孤独

最厉害的是诗人用"不知"这个普通词,既保留了仰望星空的质朴天真,又给读者留足了想象空间。就像我们看科幻片时闪过"未来世界现在发展到哪一步了"的念头,瞬间打通了现实与幻想的界限。

苏轼

苏轼(1037-1101)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汉族,四川人,葬于颍昌(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学识渊博,天资极高,诗文书画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欧阳修并称欧苏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、比喻,艺术表现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苏黄;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世有巨大影响,与辛弃疾并称苏辛;书法擅长行书、楷书,能自创新意,用笔丰腴跌宕,有天真烂漫之趣,与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并称宋四家;画学文同,论画主张神似,提倡“士人画”。著有《苏东坡全集》和《东坡乐府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