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来疏竹,风过而竹不留声;雁度寒潭,雁去而潭不留影。

出自 《菜根谭·概论》

译文清风吹过稀疏的竹林,风过后竹林没有留下沙沙的声音;大雁飞过寒冷的深潭,大雁飞过潭水不会留下大雁的影子。由此可见,一个品德高尚又有见识的人,当事情来时,他的心性就会显现,事情过去之后,他的心性就恢复原来的空寂状态。

注释疏:稀疏。寒潭:寒凉的水潭。

赏析此句描绘自然之景,寓含人生哲理:事过心清,不留执念,方得内心宁静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用大自然中的两个小场景,讲了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:

1. 画面解析
- 风与竹:风吹过稀疏的竹林,发出沙沙声,但风停后,竹林又恢复安静,不会一直吵闹。
- 雁与潭:大雁飞过寒冷的湖面,影子短暂映在水里,但雁飞走后,水面不会一直留着影子。

2. 核心道理
诗人用这两个比喻告诉我们:事情来了就面对,过去了就放下
- 像竹子一样,经历风雨时不抗拒,风雨过后也不纠结余音。
- 像水潭一样,短暂映照过飞雁,但不会执着地留住痕迹。

3. 现代启示
- 对烦恼:遇到困难时全心应对,解决后不反复懊恼(比如考试失败、工作失误)。
- 对快乐:享受美好时刻,但不过度沉迷(比如荣誉、物质享受),避免乐极生悲。
- 对人际关系:与人相处时真诚付出,缘分尽了也能坦然放手,不耿耿于怀。

简单说:活得像竹子和湖水——经历时全然投入,过去后轻装前行。 这种"不黏着"的智慧,能让人生更洒脱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