岂学书生辈,窗间老一经。

出自 唐代 王维 《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》

天官动将星,汉上柳条青。(上 一作:地)
万里鸣刁斗,三军出井陉。
忘身辞凤阙,报国取龙庭。
岂学书生辈,窗间老一经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的意思是:何必像那些死读书的书生一样,一辈子只会守着窗前那一本经书到老呢?

它用简单直白的对比传递了两个核心思想:

1. 反对死读书
用"窗间老一经"这个画面感极强的描写,讽刺了那些只会机械背诵经典、脱离现实生活的读书人。"老"字特别传神,既指书本被翻旧,也暗指人一辈子困在书堆里毫无长进。

2. 倡导学以致用
"岂学"(为什么要学)的反问语气,实际上是在倡导真正的学习应该走出书斋,把知识用在实践中。就像现代人常说的"不要做书呆子"。

最妙的是它的表达方式:
- 用"书生辈"代指某一类人,就像现在说"你们这些键盘侠"
- "窗间老一经"像电影特写镜头,让人立刻联想到迂腐的读书形象
- 短短十个字既有画面感,又包含强烈的情感态度

这种批判教条主义的思想,在今天看网课、考证书成风的时代反而更有现实意义——提醒我们真正的学问不在书本里,而在如何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。

王维

王维(701年-761年,一说699年—761年),字摩诘,汉族,河东蒲州(今山西运城)人,祖籍山西祁县,唐朝诗人,有“诗佛”之称。苏轼评价其:“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;观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。”开元九年(721年)中进士,任太乐丞。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,今存诗400余首,重要诗作有《相思》《山居秋暝》等。王维精通佛学,受禅宗影响很大。佛教有一部《维摩诘经》,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。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,多才多艺,音乐也很精通。与孟浩然合称“王孟”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