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兵奋迅如霹雳,虏骑崩腾畏蒺藜。

出自 唐代 王维 《老将行》

少年十五二十时,步行夺得胡马骑。(夺得 一作:夺取)
射杀山中白额虎,肯数邺下黄须儿!
一身转战三千里,一剑曾当百万师。
汉兵奋迅如霹雳,虏骑崩腾畏蒺藜。
卫青不败由天幸,李广无功缘数奇。
自从弃置便衰朽,世事蹉跎成白首。
昔时飞箭无全目,今日垂杨生左肘。
路旁时卖故侯瓜,门前学种先生柳。
苍茫古木连穷巷,寥落寒山对虚牖。(苍茫 一作:茫茫)
誓令疏勒出飞泉,不似颍川空使酒。
贺兰山下阵如云,羽檄交驰日夕闻。
节使三河募年少,诏书五道出将军。
试拂铁衣如雪色,聊持宝剑动星文。
愿得燕弓射大将,耻令越甲鸣吾君。(大将 一作:天将)
莫嫌旧日云中守,犹堪一战取功勋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古代战场上的震撼画面,用两个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汉朝军队的勇猛和敌人的狼狈:

1. "汉兵奋迅如霹雳"
像闪电一样迅猛的汉朝士兵——"霹雳"形容军队行动快如闪电,攻势凌厉。士兵们冲锋时带着不可阻挡的气势,如同雷暴瞬间撕裂天空,让敌人根本来不及反应。

2. "虏骑崩腾畏蒺藜"
敌人骑兵乱作一团,像受惊的马群——"崩腾"刻画了敌军溃逃时人马互相践踏的混乱场面;"蒺藜"(带刺的防御武器)暗示汉军早有准备,布下陷阱让敌骑自乱阵脚,连战马都吓得四散奔逃。

精髓在于对比手法:
前句用自然界的雷霆之力比喻我军势如破竹,后句用动物受惊的意象反衬敌军溃败。不用直接写血腥厮杀,仅通过"霹雳vs崩腾"的动静对比,就让人仿佛听到战鼓雷鸣、看到沙尘飞扬的战场实况。这种写法既保留了战争的壮烈感,又充满画面张力。

王维

王维(701年-761年,一说699年—761年),字摩诘,汉族,河东蒲州(今山西运城)人,祖籍山西祁县,唐朝诗人,有“诗佛”之称。苏轼评价其:“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;观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。”开元九年(721年)中进士,任太乐丞。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,今存诗400余首,重要诗作有《相思》《山居秋暝》等。王维精通佛学,受禅宗影响很大。佛教有一部《维摩诘经》,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。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,多才多艺,音乐也很精通。与孟浩然合称“王孟”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