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五明月满,盈盈不自珍。

出自 唐代 陈子昂 《感遇诗三十八首·其二十四》

挈瓶者谁子,姣服当青春。
三五明月满,盈盈不自珍。
高堂委金玉,微缕悬千钧。
如何负公鼎,被夺笑时人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明月圆满却不懂自我珍惜的画面,用生活中常见的意象传递深刻的人生哲理。

我们可以这样理解:
1. 明月圆满时最美,就像人生得意时刻,但月亮本身并不懂得珍惜自己的圆满状态——这隐喻人在顺境中常会忽视当下的美好。
2. "不自珍"三个字特别打动人心,既写出自然物的天真状态,又暗含对人类的温柔提醒:我们是否也常常身在福中不知福?
3. 诗人用月亮说人事,把抽象的人生感悟变得具体可感。就像看见一个拥有珍宝却不自知的孩子,让人既怜惜又警醒。

这种表达妙在:用最简单的自然现象,说最普遍的人生体验。每个人都能从中学到——要懂得欣赏生命中的圆满时刻,因为好景不常驻,明月终会缺。

陈子昂

陈子昂(公元661~公元702),字伯玉,梓州射洪(今四川省射洪市)人,唐代文学家、诗人,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。因曾任右拾遗,后世称陈拾遗。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,其诗风骨峥嵘,寓意深远,苍劲有力。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《感遇》38首,《蓟丘览古》7首和《登幽州台歌》、《登泽州城北楼宴》等。陈子昂与司马承祯、卢藏用、宋之问、王适、毕构、李白、孟浩然、王维、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