渊冰厚三尺,素雪覆千里。
出自 南北朝 佚名 《子夜四时歌·渊冰厚三尺》
译文深潭里的水结了三尺厚的冰,洁白的雪覆盖了千里大地。
注释渊冰:深水潭里的冰。素雪:白雪。覆:掩盖。
赏析这句诗以深潭厚冰与广覆白雪,描绘了寒冬的凛冽,不仅展示了自然之美,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坚韧与执着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极寒的冬日景象:河上的冰结得有三尺厚,皑皑白雪覆盖了千里原野。
画面感极强:短短十个字,用"三尺""千里"这样具体的数字和空间概念,瞬间让人感受到天地间刺骨的寒冷和辽阔的寂静。冰不是薄薄一层,而是"厚三尺",说明严寒持续已久;雪不是零星点缀,而是"覆千里",展现出一望无际的银装世界。
情感暗流涌动:表面写景,实则传递出孤寂、肃杀的氛围。厚冰封锁了流动的河水,大雪掩盖了生命的痕迹,这种极致的环境描写往往隐喻着现实的严酷(比如世道艰难)或内心的孤绝(比如壮志难酬)。
对比产生张力:冰的"厚重"与雪的"素净"形成质感对比,坚硬的立体冰层与柔软平铺的雪原构成空间层次,让画面既冷峻又纯净,充满中国水墨画般的意境美。
历久弥新的原因:它抓住了自然中最典型的冬季特征,用最精炼的文字激活读者的感官记忆(视觉上的白、触觉上的冷),同时留下想象空间——这样的冰天雪地里,会发生怎样的故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