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度书多隐语,意浅愁难答。

出自 宋代 晏几道 《六幺令·绿阴春尽》

绿阴春尽,飞絮绕香阁。晚来翠眉宫样,巧把远山学。一寸狂心未说,已向横波觉。画帘遮匝,新翻曲妙,暗许闲人带偷掐。
前度书多隐语,意浅愁难答。昨夜诗有回文,韵险还慵押。都待笙歌散了,记取来时霎。不消红蜡,闲云归后,月在庭花旧栏角。(栏角 一作:阑角)

现代解析

这句话描绘了一种常见的交流困境:对方在之前的书信中用了太多含蓄模糊的表达,而自己因为理解能力有限,无法参透其中深意,导致难以给出恰当的回应,内心充满无力感。

就像生活中有人总爱说"你懂的""你猜"这类话,把简单的事情说得云山雾罩。接收信息的人明明感到对方话里有话,却像面对一道没有提示的谜题,既困惑于真实意图,又苦恼于不知如何接话,最后只能陷入沉默的尴尬。

这种表达的精妙在于精准捕捉了人际沟通中一种微妙的挫败感——当对方用"谜语式"交流时,我们就像面对上了锁的心门,明明知道里面有内容,却找不到打开它的钥匙,最终只能对着紧闭的门扉发愁。

晏几道

晏几道(1038年5月29日—1110年),北宋著名词人。字叔原,号小山,抚州临川文港沙河(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)人。晏殊第七子。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、乾宁军通判、开封府判官等。性孤傲,中年家境中落。与其父晏殊合称“二晏”。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。工于言情,其小令语言清丽,感情深挚,尤负盛名。表达情感直率。多写爱情生活,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。有《小山词》留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