塞外悲风切,交河冰已结。

出自 唐代 李世民 《饮马长城窟行》

塞外悲风切,交河冰已结。
瀚海百重波,阴山千里雪。
迥戍危烽火,层峦引高节。
悠悠卷旆旌,饮马出长城。
寒沙连骑迹,朔吹断边声。
胡尘清玉塞,羌笛韵金钲。
绝漠干戈戢,车徒振原隰。
都尉反龙堆,将军旋马邑。
扬麾氛雾静,纪石功名立。
荒裔一戎衣,灵台凯歌入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边塞寒冬的萧瑟画面,用最朴实的语言传递出刺骨的寒意和荒凉感。

"塞外悲风切"中,"悲风"不是单纯形容风声,而是用拟人手法让风有了情绪——像在呜咽哭泣,瞬间让读者感受到边关的孤寂苍凉。"切"字用得极妙,既是形容风声尖锐刺耳,又暗含寒风像刀子一样割在皮肤上的痛感,短短五个字就让读者身临其境。

"交河冰已结"用最直白的陈述展现严酷环境:河水彻底冻结成结实的冰面,暗示极寒已持续多时。这里没有直接写温度,但通过"冰已结"的动态过程,让人联想到持续低温下河水逐渐封冻的景象,比单纯说"天气寒冷"更有画面感。

这两句诗的精妙在于:诗人用"悲风"和"冰结"这两个典型意象,就像电影的特写镜头,把边塞最鲜明的冬季特征捕捉下来。不用任何华丽辞藻,仅通过风声与冰面的真实写照,就让戍边将士的艰苦环境跃然纸上。特别是"切"与"结"这两个动词,一个诉诸听觉一个诉诸视觉,共同构成多感官的寒冷体验,让读者仿佛能听见呼啸的风声,看见泛着冷光的冰面。

李世民

唐太宗李世民(599年-649年),唐朝第二位皇帝,在位23年,年号贞观。名字取意“济世安民”,陇西成纪人(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)。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、军事家,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。唐太宗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,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,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,为后世明君之典范。庙号太宗,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,葬于昭陵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