跻攀分寸不可上,失势一落千丈强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话描绘了一个惊险的场景:有人拼命往上爬,到了极限高度后,连一寸都难以再进;可一旦失手跌落,瞬间就会坠入深渊。它用夸张的对比手法,揭示了人生中两种极端状态——
1. 攀登的艰难
"分寸不可上"像卡在悬崖缝里的手指,哪怕用尽全力,连一厘米都挪不动。这种窒息感谁都经历过:考试前的瓶颈期、职场晋升的天花板、减肥最后的顽固脂肪,明明已经拼到极限,却像被无形屏障挡住。
2. 坠落的残酷
"一落千丈"像踩空电梯的瞬间,成功需要十年,崩塌只要十秒。现实中很多事都如此:熬夜赶工三个月的工作报告,因一次误删前功尽弃;经营多年的信誉,可能因为一次冲动毁于一旦。这种落差感正是最扎心的人生真相。
背后的智慧
- 高处更需谨慎:爬得越高,摔得越惨。就像登山者系安全绳,人生巅峰时更要留退路。
- 失败是瞬间的:成功像堆沙子,失败像推积木。提醒我们珍惜现有成果,别因松懈酿成大祸。
- 平衡的哲学:与其冒险赌最高点,不如找到自己能稳住的"舒适高度"。
这句话之所以打动人心,正是因为它用画面感极强的对比,说透了我们在学业、职场、感情中都体验过的那种"进一步难如登天,退一步深渊在等"的普遍困境。
韩愈
韩愈(768~824)字退之,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,河阳(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)人,汉族。祖籍河北昌黎,世称韩昌黎。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称韩吏部。谥号“文”,又称韩文公。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,破骈为散,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。宋代苏轼称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,作品都收在《昌黎先生集》里。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“道统”观念的确立者,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