晓看红湿处,花重锦官城。

出自 唐代 杜甫 《春夜喜雨》

译文天刚亮时看着那雨水润湿的花丛,娇美红艳,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。

注释晓:天刚亮的时候。红湿处:雨水湿润的花丛。花重:花因为饱含雨水而显得沉重。锦官城:故址在今成都市南,亦称锦城,三国蜀汉时管理织锦之官驻此,故名,后人有用作成都的别称。

赏析此句是诗人想象中的雨后情景,紧扣题中的“喜”字写想象中的雨后之晨锦官城的迷人景象,透露出喜悦的气息、明快的情调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雨后清晨的成都美景,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:

雨后初晴的早晨,诗人看到被雨水浸润的花朵显得格外红艳饱满,沉甸甸地挂在枝头。整个成都城仿佛被这些沾着水珠、重重叠叠的鲜花装点成了一座锦绣之城。

诗人用"红湿"这个巧妙的搭配,既写出了花朵被雨水洗过的鲜润感,又暗示了花朵吸饱水分后的娇艳欲滴。"花重"二字更是神来之笔,既形容花朵因沾水而低垂的生动姿态,又暗指繁花似锦的盛况。

整句诗没有直接说"美",却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精准的用词,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了那座被春雨洗过的鲜花之城,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清新与生机。这种不直接说破,却能让读者身临其境的描写手法,正是古典诗词最打动人心的地方。

杜甫
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