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落山水静,为君起松声。

出自 唐代 王勃 《咏风》

译文当红日西下,大地山川一片寂静的时候,它又自松林间吹起,响起一片松涛声。

注释松声:松树被风吹动发出像波涛一样的声音。

赏析诗句描写了风的活动,诗人抓住“驱烟”、“卷雾”、“起松声”等风中的动态景象进行拟人化的描写,将风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日落山水图,同时用松涛声传递出深沉的情感。我们可以这样理解:

1. 画面感极强
前五个字就像按下静音键——太阳缓缓落下,山和水都沉浸在静谧中,整个世界仿佛被镀上一层柔和的暖光。这种静不是死寂,而是充满自然生命力的宁静。

2. 以动衬静的手法
后五个字突然"打开音响":松林间忽然掀起阵阵松涛,像是大自然特意为你演奏的乐曲。这种突如其来的声音反而让之前的宁静更加立体,就像我们在安静的房间突然听到钟表滴答声,反而觉得更安静。

3. 隐藏的情感密码
"为君"二字最妙,把没有感情的山水松涛拟人化了。诗人不说"风吹松林响",而说是山水特意为你奏响松涛,就像大自然在对你悄悄说话。这种写法让冷冰冰的风景突然有了温度,透露出诗人对某人的深情,或是独处时与自然的默契。

简单说,这十个字用电影般的手法,先给我们看个静止的日落镜头,再突然配上背景音乐,最后揭示这音乐还是"专属点播",把写景变成了抒情。

王勃

王勃(649或650~676或675年),唐代诗人。汉族,字子安。绛州龙门(今山西河津)人。王勃与杨炯、卢照邻、骆宾王齐名,世称“初唐四杰”,其中王勃是“初唐四杰”之首。唐高宗上元三年(676年)八月,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,不幸渡海溺水,惊悸而死。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,代表作品有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》等;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,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,堪称一时之最,代表作品有《滕王阁序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