旁则飞湍走壑,洒石喷阁,汹涌而惊雷。

出自 唐代 李白 《剑阁赋》

  咸阳之南,直望五千里,见云峰之崔嵬。前有剑阁横断,倚青天而中开。上则松风萧飒瑟䫻,有巴猿兮相哀。旁则飞湍走壑,洒石喷阁,汹涌而惊雷。

  送佳人兮此去,复何时兮归来?望夫君兮安极,我沉吟兮叹息。视沧波之东注,悲白日之西匿。鸿别燕兮秋声,云愁秦而暝色。若明月出于剑阁兮,与君两乡对酒而相忆!

现代解析

这句话描绘了一幅极具动感的山水画面,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解析:

1. 画面拆解
"旁则飞湍走壑"——旁边有急速的水流(像飞起来一样)在峡谷里狂奔;
"洒石喷阁"——水花四溅,有的打在石头上像下雨(洒石),有的冲上亭阁像喷泉(喷阁);
"汹涌而惊雷"——整体水流又猛又响,像打雷一样震撼人心。

2. 写作手法
- 动词连击:"飞""走""洒""喷"四个动作一气呵成,像快镜头切换,让水活了起来。
- 通感修辞:把视觉(飞湍)和听觉(惊雷)打通,让人仿佛同时看见激流、听见轰响。
- 以小见大:通过"石""阁"这些小型参照物,反衬出水流的气势磅礴。

3. 精髓所在
短短16个字就实现了:
立体感——有远景(壑)、中景(湍)、近景(石阁);
节奏感——前三短句如浪花跳跃,最后长句如雷声收尾;
压迫感:用"惊雷"暗示这不仅是风景,更是一种让人心跳加速的自然力量。

就像用文字拍电影,每个词都是精心设计的镜头语言,把危险又壮观的激流场面烙在读者脑海里。

李白
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