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渐凋疏不耐风,画帘垂地晚重工,堕阶萦藓舞愁红。
出自 五代 孙光宪 《浣溪沙·花渐凋疏不耐风》
译文花渐渐凋零,再也经不起风的吹拂。画帘低垂在地上,傍晚的厅堂里空寂无人,落花盘旋飘撒在长满青苔的石阶上。
注释凋疏:零落稀疏。不耐风:经不住风吹。画帘:有画饰的帘子。萦藓:指落花撒落在苔藓上。愁红:指落花。
赏析此处描写落花的景象,花影稀疏,风吹残片,纷纷坠落在阶庭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花落人愁的细腻画面,我们可以分三层来理解它的美:
1. 凋零的动感
"花渐凋疏不耐风"像一组慢镜头:枝头花朵一天天稀疏,连微风都经受不住。用"不耐"形容花朵的脆弱,仿佛花儿也有了人的娇弱性情,让读者自然联想到少女的憔悴。
2. 寂寞的室内
"画帘垂地晚重工"转向静态描写:华美的帘幕整天垂落着,暗示无人掀帘赏春。"晚重工"三字暗藏巧思——既指暮色加重了帘幕的厚重感,又暗示闺中人整日未动帘栊的孤寂。
3. 凄艳的终结
最后"堕阶萦藓舞愁红"将镜头推向台阶:落花沾着青苔飘坠,像在跳忧伤的舞蹈。"愁红"二字最妙,把凋落的花瓣比作染了愁绪的红色丝绢,赋予落花哀婉的生命力。
全句通过"凋花-静帘-落红"三个镜头,用拟人手法让景物带着情绪,把春天逝去的惆怅转化为可见的视觉画面。最精彩的是"舞愁红"这个结尾,让本该凄凉的场景突然有了翩跹的美感,这种哀而不伤的笔法正是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