讳学金陵犹有说,竟将何罪废欧梅?

出自 金朝 元好问 《论诗三十首·二十七》

百年才觉古风回,元祐诸人次第来。
讳学金陵犹有说,竟将何罪废欧梅?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用大白话来说,是在质问:为什么连"忌讳学问"的金陵(代指保守势力)都有人替它辩解,而欧阳修、梅尧臣这样的大文豪反而被莫名其妙地打压?

诗人用对比手法制造了强烈反差:
1. "讳学金陵"代表迂腐的旧思想,本该被批判,却有人维护;
2. "欧梅"是革新文风的领袖,明明有功却被排挤。

背后的讽刺在于:
- 社会上常出现"劣币驱逐良币"的现象,真正有才华的人反遭排斥
- 保守派打压创新者时,往往连像样的罪名都编不出来("何罪"二字尤其犀利)
- 借古讽今,暗示任何时代都可能发生类似的荒唐事

就像现在有人为过时的规矩辩护,却对真正有创见的人指手画脚,古今人情其实是相通的。诗人用这个对比,既为文人鸣不平,也揭示了社会常见的病态现象。

元好问

元好(hào)问(1190年8月10日—1257年10月12日),字裕之,号遗山,世称遗山先生。太原秀容(今山西忻州)人。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、历史学家。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、文坛盟主,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,被尊为“北方文雄”、“一代文宗”。他擅作诗、文、词、曲。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,其“丧乱诗”尤为有名;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,可与两宋名家媲美;其散曲虽传世不多,但当时影响很大,有倡导之功。有《元遗山先生全集》、《中州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