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乡逢七夕,旅馆益羁愁。

出自 唐代 孟浩然 《他乡七夕》

译文身在他乡恰逢乞巧,看着所住途中旅店心中羁旅愁绪更甚。

注释七夕:为七月初七,民间的乞巧节。

赏析此句语言质朴,情感真挚,诗人异地他乡适逢七夕佳节,更增加了一份思乡思亲的情怀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游子在异乡过七夕时的孤独与思乡之情。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:

1. 场景画面感
就像现在一个人出差住酒店,恰逢情人节,看着街上成双成对的情侣,自己却独自刷着手机。诗中"旅馆"就是古代的"快捷酒店","七夕"相当于古代情人节,这种时空错位的对比特别能引发共鸣。

2. 情感递进关系
"逢七夕"本是该团聚的日子,却偏偏在"他乡",已经是一重无奈;更糟的是还困在"旅馆"这个临时住所,就像现在年轻人说的"破防了",使思乡情绪突然加倍("益羁愁")。

3. 现代意义延伸
这种感受放在今天依然成立:北漂沪漂的年轻人加班到深夜,刷到老家朋友过节的朋友圈;留学生中秋时差党看着国内亲人聚餐的照片。诗中那种"别人团圆我独处"的酸楚,跨越千年依然鲜活。

全诗妙在用最简短的10个字,就构建出一个能让所有人共情的"孤独时刻"模型,像一张发黄的老照片,记录着人类永恒的情感困境。

孟浩然

孟浩然(689-740),男,汉族,唐代诗人。本名不详(一说名浩),字浩然,襄州襄阳(今湖北襄阳)人,世称“孟襄阳”。浩然,少好节义,喜济人患难,工于诗。年四十游京师,唐玄宗诏咏其诗,至“不才明主弃”之语,玄宗谓:“卿自不求仕,朕未尝弃卿,奈何诬我?”因放还未仕,后隐居鹿门山,著诗二百余首。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“王孟”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