夫晋,何厌之有?
晋侯、秦伯围郑,以其无礼于晋,且贰于楚也。晋军函陵,秦军氾南。
佚之狐言于郑伯曰:“国危矣,若使烛之武见秦君,师必退。”公从之。辞曰:“臣之壮也,犹不如人;今老矣,无能为也已。”公曰:“吾不能早用子,今急而求子,是寡人之过也。然郑亡,子亦有不利焉!”许之。
夜缒而出,见秦伯,曰:“秦、晋围郑,郑既知亡矣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,敢以烦执事。越国以鄙远,君知其难也,焉用亡郑以陪邻?邻之厚,君之薄也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,行李之往来,共其乏困,君亦无所害。且君尝为晋君赐矣,许君焦、瑕,朝济而夕设版焉,君之所知也。夫晋,何厌之有?既东封郑,又欲肆其西封,若不阙秦,将焉取之?阙秦以利晋,唯君图之。”秦伯说,与郑人盟。使杞子、逢孙、杨孙戍之,乃还。
子犯请击之。公曰:“不可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。因人之力而敝之,不仁;失其所与,不知;以乱易整,不武。吾其还也。”亦去之。
现代解析
“夫晋,何厌之有?”这句话直白翻译就是:“那个晋国啊,哪有满足的时候?”
精髓解析:
1. 吐槽高手:这句话用反问语气,像现代人吐槽“某某人怎么永远不知足!”一样生动。表面说晋国贪得无厌,实际暗讽它扩张野心永无止境。
2. 历史背景梗:春秋时期晋国是超级强国,总想吞并别国。这句话像弹幕一样精准戳中它的“人设”——强大但吃相难看。
3. 语言节奏爽快:短短六个字,前三个字点名目标(“夫晋”),后三个字灵魂拷问(“何厌之有”),读起来干脆利落,讽刺效果拉满。
魅力所在:
- 穿越千年的共鸣:今天说“某国总想搞霸权”,和古人吐槽晋国异曲同工,人性从未改变。
- 高级黑模板:不直接骂“你太贪”,而是用反问让人自己品出弦外之音,堪称古代阴阳怪气教学案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