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窗听雨,坐久隐几就睡,既觉,见水仙娟娟于灯影中窗外捎溪雨响。
出自 宋代 吴文英 《夜游宫·竹窗听雨》
竹窗听雨,坐久隐几就睡,既觉,见水仙娟娟于灯影中
窗外捎溪雨响。映窗里、嚼花灯冷。浑似萧湘系孤艇。见幽仙,步凌波,月边影。
香苦欺寒劲。牵梦绕、沧涛千顷。梦觉新愁旧风景。绀云欹,玉搔斜,酒初醒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闲适宁静的夜晚场景,可以这样理解:
诗人坐在竹窗边听雨,时间久了便靠着小桌打盹。醒来时,看到灯影下水仙花姿态柔美地摇曳,而窗外溪边的雨声依然沙沙作响。
这句诗的精妙之处在于:
1. 用"听雨-打盹-醒来"串联起时间流动,自然展现生活片段
2. "竹窗""灯影""溪雨"几个意象组合,营造出清幽的意境
3. "娟娟"这个叠词生动描摹水仙的柔美姿态
4. 通过听觉(雨声)和视觉(灯影水仙)的切换,让画面立体起来
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不经意的闲适感——不必刻意追求什么,只是静静感受雨夜中小憩醒来时,灯光下水仙的倩影与窗外持续的雨声,这种平淡中的诗意最见生活情趣。就像我们雨天在家小睡后,朦胧中看到台灯下的盆栽,听到窗外未停的雨声,会突然觉得特别安宁美好。
吴文英
吴文英(约1200~1260),字君特,号梦窗,晚年又号觉翁,四明(今浙江宁波)人。原出翁姓,后出嗣吴氏。与贾似道友善。有《梦窗词集》一部,存词三百四十余首,分四卷本与一卷本。其词作数量丰沃,风格雅致,多酬答、伤时与忆悼之作,号“词中李商隐”。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