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论民居与官府,仙佛所庐余百所。

出自 金朝 元好问 《过晋阳故城书事》

惠远祠前晋溪水,翠叶银花清见底。
水上西山如卧屏,郁郁苍苍三十里。(三十 一作:三百)
中原北门形势雄,想见城阙云烟中。
望川亭上阅今古,但有麦浪摇春风。
君不见,系舟山头龙角秃,白塔一摧城覆没。
薛王出降民不降,屋瓦乱飞如箭镞。
汾流决入大夏门,府治移著唐明村。
只从巨屏失光彩,河洛几度风烟昏。
东阙苍龙西玉虎,金雀觚棱上云雨。
不论民居与官府,仙佛所庐余百所。
鬼役天才千万古,争教一炬成焦土。
至今父老哭向天,死恨河南往来苦。
南人鬼巫好禨祥,万夫畚锸开连冈。
官街十字改丁字,钉破并州渠亦亡。
几时却到承平了,重看官家筑晋阳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地方庙宇林立的景象,用大白话来说就是:无论是老百姓住的普通房子,还是气派的官府衙门,剩下的全是神仙菩萨的庙宇,多得数不过来。

它的魅力在于用对比和夸张的手法,生动地展现了当地浓厚的宗教氛围:
1. "民居"和"官府"的对比:先列举人间最普通的和最权威的建筑,暗示"从平民到官方"的广泛性,为后文做铺垫。
2. "仙佛所庐"的通俗化:直接把神仙住所称为"房子"(庐),让高高在上的宗教形象瞬间接地气。
3. "余百所"的留白艺术:不说具体数字,用"剩下全是"这种夸张说法,让人仿佛看到密密麻麻的庙宇挤满街巷的画面。

就像今天有人说"这条街上除了便利店和奶茶店,全是网红打卡点",既传递出热闹的景象,又带着一丝调侃的趣味。古人用类似的手法,把宗教场所的密集程度写得鲜活有趣,让读者会心一笑。

元好问

元好(hào)问(1190年8月10日—1257年10月12日),字裕之,号遗山,世称遗山先生。太原秀容(今山西忻州)人。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、历史学家。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、文坛盟主,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,被尊为“北方文雄”、“一代文宗”。他擅作诗、文、词、曲。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,其“丧乱诗”尤为有名;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,可与两宋名家媲美;其散曲虽传世不多,但当时影响很大,有倡导之功。有《元遗山先生全集》、《中州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