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云收,夕阳挂,一川枫叶,两岸芦花。
出自 元代 徐再思 《普天乐·西山夕照》
译文晚云渐收,夕阳斜挂,秋霜染红了漫山枫叶,两岸是雪白的芦花。
注释两岸:指水流两旁的陆地。
赏析词人描绘了一幅恬淡的风情画,写得空灵平淡,从天上写到地下,层次分明,取物之颜色红白相映,对比强烈,用意甚为深远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绚烂的黄昏秋景图,用最朴实的自然元素传递出深远的意境。
1. 画面感极强
“晚云收”像拉开帷幕,天空的云霞渐渐散去;“夕阳挂”如同一个发光的灯笼悬在天边,瞬间让人看到天色将暗未暗的温柔时刻。后两句用“枫叶”和“芦花”一红一白的对比,把整个画面填满——火红的枫叶铺满河岸,雪白的芦花随风摇曳,色彩浓烈又和谐。
2. 动静结合的生命力
看似静态的风景里藏着动态细节:云是“收”起来的,夕阳是“挂”上去的,枫叶落在流动的河面上,芦花被风吹得起伏。这些动词让画面活了起来,仿佛能听到风声、水声。
3. 留白的艺术
诗人只选了四种景物,却通过“一川”“两岸”的布局,让人想象出整片天地:远处有山,近处有水,中间是开阔的河岸。这种简洁的写法反而给读者留出无限想象空间,像欣赏一幅水墨画的留白。
4. 秋天的温度
虽然没直接写情绪,但暖色调的夕阳、红枫与冷色调的芦花形成微妙平衡,透出秋天特有的既热烈又萧瑟的双重气质。读者能感受到诗人静立岸边时,那种对自然之美既赞叹又略带惆怅的复杂心境。
徐再思
徐再思引(1320年前后在世),元代散曲作家。字德可,曾任嘉兴路吏。因喜食甘饴,故号甜斋。浙江嘉兴人。生卒年不详,与贯云石为同时代人,今存所作散曲小令约100首。作品与当时自号酸斋的贯云石齐名,称为“酸甜乐府”。后人任讷又将二人散曲合为一编,世称《酸甜乐府》,收有他的小令103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