环佩只应归月下,钿钗何意寄人间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惆怅感,用首饰寄托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思念。
"环佩"是女子衣饰上的玉饰,"钿钗"是镶嵌珠宝的发钗,都是古代女子珍爱的首饰。诗人说:这些首饰本该随着主人回到月宫(暗指人已离世),为什么还留在人间呢?这里用首饰"不该存在却存在"的反常现象,传递出两种情感:
1. 睹物思人的悲伤:看到逝者遗留的首饰,就像看见它们的主人,让人想起曾经的美好。首饰还在,人已不在,更显凄凉。
2. 命运无常的感慨:这些精美首饰本应伴随主人一生,如今却成了人间遗物,暗示生命脆弱、美好易逝。就像我们今天看到亲人留下的手表、眼镜时,也会产生类似的怅惘。
诗人没有直接说"我很难过",而是通过质问首饰的方式,让物品开口说话,比直白的抒情更有感染力。这种写法类似现代人对着照片说"你怎么就离开了",都是用对物的倾诉来表达对人的思念。
纳兰性德
纳兰性德(1655-1685),满洲人,字容若,号楞伽山人,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。其诗词“纳兰词”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,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。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,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。虽侍从帝王,却向往经历平淡。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,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,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。流传至今的《木兰花令·拟古决绝词》——“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?等闲变却故人心,却道故人心易变。”富于意境,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