寸寸山河寸寸金,侉离分裂力谁任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用“寸寸山河寸寸金”作比喻,把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比作黄金一样珍贵,强调国土的不可分割性。后一句“侉离分裂力谁任”则发出痛心的质问:面对国家被割裂的危机,谁能担当起守护统一的责任?
核心思想:
1. 国土神圣:用“寸金”形容山河,传递出“再小的土地也关乎民族尊严”的信念,类似今天“一点都不能少”的爱国表达。
2. 责任呼唤:后半句没有直接说教,而是用反问激起读者的共鸣,让人自然思考“我能为国家做什么”。
魅力所在:
- 画面感强:把抽象的家国情怀具象成“黄金山河”,瞬间让人感受到沉甸甸的分量。
- 情感浓烈:短短两句既有对山河的珍视,又有对分裂的愤慨,像一声呐喊,唤醒人们的守护意识。
现代启示:
即使今天读来,这种对国土的珍视和对责任的追问依然振聋发聩——它提醒我们:爱国不仅是口号,更是每个人脚踏实地的担当。
黄遵宪
黄遵宪(1848年4月27日~1905年3月28日)晚清诗人,外交家、政治家、教育家。字公度,别号人境庐主人,汉族客家人,广东省梅州人,光绪二年举人,历充师日参赞、旧金山总领事、驻英参赞、新加坡总领事,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,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。工诗,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,有“诗界革新导师”之称。黄遵宪有《人镜庐诗草》、《日本国志》、《日本杂事诗》。被誉为“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