奔蹙横澄潭,势吞落星石。

出自 唐代 李白 《泾溪南蓝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》

蓝岑竦天壁,突兀如鲸额。
奔蹙横澄潭,势吞落星石。
沙带秋月明,水摇寒山碧。
佳境宜缓棹,清辉能留客。
恨君阻欢游,使我自惊惕。
所期俱卜筑,结茅炼金液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山水画面,用大白话来解释就是:

"湍急的水流像发怒一样冲进深潭,那势头猛得仿佛要把天上的星星都吞进潭底的巨石里。"

它的魅力在于用动态的画面感传递自然的力量:
1. "奔蹙"二字像快镜头,让人看到水流拧着劲儿冲下来的样子
2. "势吞"用得特别传神,把无形的冲击力变成了能吞食星辰的猛兽
3. 通过"落星石"这个比喻,让潭底的巨石突然有了神话色彩——仿佛不是普通石头,而是坠落的星辰化成的

这种写法就像用文字拍电影,短短十个字里有:
- 特写镜头(水流细节)
- 广角镜头(整个潭景)
- 超现实特效(吞星想象)
普通人读着就能在脑海里自动播放出这段震撼的自然奇观。

李白
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