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之以政,齐之以刑,民免而无耻。
出自 《论语·为政篇》
译文用政令来治理百姓,用刑法来整顿他们,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,却没有廉耻之心。
注释齐:达到,跟什么一般平。无耻:不知羞耻,不顾羞耻。
赏析此句提出了治国的方法——法德兼行,用道德教化百姓的同时,也要用法律威慑他们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话的意思是:如果用政令来管理百姓,用刑罚来约束他们,百姓可能因为害怕惩罚而不敢做坏事,但内心并不会真正觉得羞耻。
打个比方,就像父母管教孩子:如果只是用打骂和威胁来让孩子听话,孩子表面上会服从,但心里并不明白为什么错,甚至可能偷偷反抗。这样的管教方式,治标不治本。
这句话的精髓在于强调"道德感化"比"强制约束"更重要。它告诉我们:
1. 光靠严厉的规则和惩罚,只能让人表面服从
2. 真正的教化要让人们从心里认同是非对错
3. 没有羞耻心的服从是脆弱的,可能演变成阳奉阴违
就像现代社会中的交通规则:如果大家只是因为怕罚款才不闯红灯,那么没有交警时就会违规;但如果是真心认为遵守交规是对生命的尊重,就会自觉遵守。这就是"有耻且格"(有羞耻心且守规矩)的理想状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