兼听之明,而无矜奋之容;有兼覆之厚,而无伐德之色。

出自 《荀子·正名》

译文有全面了解各家学说的明智,却没有骄傲自大的表情;有无所不包的宽大肚量,却没有自夸美德的神色。

注释矜奋:骄傲自大。兼覆:比喻恩泽广覆,无所遗漏。伐德:自夸其德。

赏析此句劝勉人在学问方面要博览群书、开拓眼界,在为人方面要宽宏大量、谦逊恭谨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话讲的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至高境界,用大白话来理解就是:

1. 听得进不同意见,但不会摆出高人一等的姿态
就像开会时能认真听同事反对意见,不会急着打断对方显摆自己聪明。真正有见识的人收集信息像海绵吸水,但表达观点时像倒茶——留三分余地。

2. 对所有人都包容,但从不把善良当功劳炫耀
好比有钱人悄悄资助贫困生却不留名,比那些做点好事就发朋友圈求点赞的人更可贵。真正的厚道是润物无声的,就像大地承载万物却从不夸耀自己的功劳。

核心魅力在于揭示了高级的修养是矛盾的统一:既要开放包容,又要避免优越感;既要宽厚待人,又要警惕道德虚荣。这种平衡智慧在今天依然适用——比如职场中做个既坚持原则又不咄咄逼人的领导,生活中当个帮了别人却不让对方有心理负担的朋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