梧桐雨细。渐滴作秋声,被风惊碎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夜画面:细雨落在梧桐叶上,滴滴答答的声音渐渐连成一片,形成了萧瑟的"秋声",却被突然刮起的风吹得零碎散乱。
诗人用三个层次传递秋夜的意境:
1. "梧桐雨细"是静态画面,细密的雨和宽大的梧桐叶形成质感对比;
2. "渐滴作秋声"是听觉描写,雨滴从零星到连贯,汇聚成秋天特有的声响交响;
3. "被风惊碎"突然加入动态转折,风打破了雨的节奏,让秋声变得支离破碎。
精妙之处在于:
- 用"滴"字让雨声可视化
- "惊"字赋予自然现象拟人化的情绪
- 通过声音的变化(从绵密到破碎)暗示秋意的无常
- 梧桐在传统文化中常象征孤独,暗含诗人情绪
普通人读来既能感受到秋夜的凉意,又能体会到生活中美好事物易逝的惆怅,这种细腻的观察和情感表达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