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霜不惜人,倏忽侵蒲柳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用秋天寒霜比喻无情的时间,说它从不会心疼人,转眼间就摧残了原本青翠的蒲柳枝条。
精妙之处在于:
1. 把时间写活了
“不惜人”让秋霜像冷酷的刽子手,“侵”字写出它悄悄蚕食生命的狡猾,比直接说“时间过得快”更有画面感。
2. 用脆弱之物代指生命
蒲柳是初秋就凋零的植物,古人常用它比喻人早衰。这里暗示:再年轻旺盛的生命,在时间面前都像蒲柳一样不堪一击。
3. 反差制造冲击
“秋霜”本该是自然现象,但和“不惜人”组合后,突然带上了人性的冷酷,让人瞬间感受到被时间碾压的无力感。
这句诗的魅力在于,它不直接哀叹衰老,而是用短短十个字,让读者看到时间挥舞着霜刀、草木瞬间枯黄的残酷画面,比直白的抒情更震撼人心。
李白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