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世之吏正,故其民笃;今世之吏邪,故其民薄。政弊而不行,令倦而不听。

出自 《汉书·传·公孙弘卜式儿宽传》

译文过去那个时代的官吏清正,所以百姓忠实;现在的官吏贪邪,所以百姓粗鄙。有弊端的政治得不到推行,令人憎恶的法令不会被听从。

注释先世:前代。笃:忠实,专一。

赏析此句强调了官吏清明廉洁的重要性,只有官吏们公正无私,以身作则,以此影响民众,民众的道德风尚才会淳朴厚道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话用对比手法讲透了官员作风对社会风气的影响,核心就八个字:上梁不正下梁歪。

古代版说的是:以前官员正直("吏正"),老百姓就老实厚道("民笃")。好比一家公司的领导带头守规矩,员工自然有样学样,整个团队风气就正。

现代版说的是:现在官员搞歪门邪道("吏邪"),老百姓也跟着耍滑头("民薄")。就像班主任自己迟到早退,学生怎么可能遵守纪律?结果就是政策变成废纸("政弊不行"),政府说话没人听("令倦不听")。

最精彩的是"倦"字——不是老百姓故意对抗,而是听得太多空话套话,耳朵都起茧子了,自动屏蔽。就像天天喊"狼来了"却不见行动,最后真话也没人信了。

这句话厉害在:1.用古今对比让人瞬间看懂因果关系 2.把抽象的政治问题变成接地气的日常现象 3.最后用"政策失效"这个结果戳破表面现象,直指制度失灵的本质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