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寒不近流苏,只怜他、后庭梅瘦。
出自 宋代 毛滂 《上林春令·十一月三十日见雪》
译文夜晚寒冷,只好躲在温暖的流苏帐中,只是可怜后庭的梅花,被风吹落了许多。
注释流苏:帘帐上垂下来的继子,用彩羽或丝织品制成,起装饰作用,这里泛指帘幕。
赏析此句意境幽远,情感细腻,既描绘了自然之美,又寄托了诗人的情感与思绪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寒冷夜晚的场景,诗人刻意不去靠近装饰华美的流苏帐幔,反而更关心后院那株清瘦的梅花。这里的精妙之处在于:
1. 用温度说心境
"夜寒"不仅是天气冷,更暗示诗人内心的孤寂。不靠近温暖的流苏帐,选择与寒冷相伴,这种反常举动凸显了诗人不愿随波逐流的态度。
2. 梅花的人格化
把梅花说成"瘦",就像在形容一位清高的朋友。在严寒中依然挺立的瘦梅,恰恰象征着文人最看重的风骨——越是艰难环境,越要保持品格。
3. 含蓄的对比艺术
华贵的流苏代表世俗享受,瘦弱的梅花代表精神追求。诗人用"只怜"二字直接表态,这种看似轻描淡写的选择,反而让坚守原则的形象更鲜明。
全句妙在不说教,只是静静呈现一个生活片段,就让读者自然感受到:真正的品格不在于外在华丽,而像那株寒梅,越是朴素简单,越能在严寒中散发独特魅力。
毛滂
毛滂(1056——?约1124), 字泽民,衢州江山石门(今浙江衢州)人。北宋词人。生于“天下文宗儒师”世家。父维瞻、伯维藩、叔维甫皆为进士。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,北宋元丰二年(1079),与西安(今浙江衢州)赵英结为伉俪。毛滂诗词被时人评为“豪放恣肆”,“自成一家”。元祐四年(1089)所作《惜分飞·富阳僧舍代作别语》小词结尾“今夜山深处,断魂分付潮回去”,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“语尽而意不尽,意尽而情不尽”。有《东堂集》十卷和《东堂词》一卷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