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处招魂,香草还生三户地;当年呵壁,湘流应识九歌心。

出自 《余处恭少师左相郇公挽辞三首其》

译文这副对联出自长沙屈原祠。意思是:哪里可以召唤回屈原的魂魄,让他那道德崇高的英灵重新出生在(他所忠诚和热爱的)楚国大地之上。

注释招魂:在这里是双关,即指寻找英雄魂魄,也指代屈原的作品《招魂》。香草:代表写作手法,这里借指屈原或具有其品格与才华的人。三户地:指楚国,《史记项羽本纪》云:“楚虽三户,亡秦必楚也。”九歌:屈原的代表作之一,此处代指屈原。

赏析这副屈原祠联在艺术表现上的妙处,是综合了用典、借代、双关、嵌字等多种修辞手法。上联“招魂”一语双关,也指屈原的作品《招魂》。下联除嵌有《九歌》之名外,“呵壁”一词又利用双关和借代,暗藏《天问》之名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用生动的画面和典故,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和对他精神的理解。我们可以分两部分来看:

前半句"何处招魂,香草还生三户地":
1. "招魂"指人们呼唤屈原的灵魂,表达对他的思念
2. "香草"象征屈原高洁的品格(他常以香草自喻)
3. "三户地"指楚地(屈原的故乡),意思是:在屈原的故乡,他喜爱的香草依然生长,仿佛还在等待他的归来

后半句"当年呵壁,湘流应识九歌心":
1. "呵壁"指屈原被流放时,满腔悲愤对着山壁质问
2. "湘流"指湘江,是屈原投江的地方
3. "九歌"是屈原的作品,代表他的理想和情感
意思是:湘江水应该还记得,当年屈原对着山壁抒发愤懑时,内心真正的追求(都体现在《九歌》中)

整体来看:
- 通过"香草""湘流"等具体意象,让抽象的情感变得可见可感
- 用屈原故乡的景物与他的作品相呼应,展现其精神长存
- 表达了虽然屈原已逝,但他的品格和理想永远留在人们心中

就像我们今天看到某位伟人故居的花草,读着他的著作,依然能感受到他的精神一样,这首诗用自然景物勾连起对古人的追思,很有感染力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