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说向、灯前拥髻。

出自 宋代 刘辰翁 《宝鼎现·春月》

红妆春骑。踏月影、竿旗穿市。望不尽、楼台歌舞,习习香尘莲步底。箫声断、约彩鸾归去,未怕金吾呵醉。甚辇路、喧阗且止。听得念奴歌起。
父老犹记宣和事。抱铜仙、清泪如水。还转盼、沙河多丽。滉漾明光连邸第。帘影冻、散红光成绮。月浸葡萄十里。看往来、神仙才子,肯把菱花扑碎。
肠断竹马儿童,空见说、三千乐指。等多时春不归来,到春时欲睡。又说向、灯前拥髻。暗滴鲛珠坠。便当日、亲见霓裳,天上人间梦里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“又说向、灯前拥髻”描绘了一个非常细腻的生活场景,像电影特写镜头一样动人。

“灯前”点明了环境——夜晚的灯光下,昏黄温暖的光线自带故事感。“拥髻”这个动作特别生动,可以想象一个人(可能是女子)用手轻轻拢住发髻,或许是在整理头发,或许是无意识的温柔小动作。最妙的是“又说向”三个字,暗示这个画面不是第一次出现,可能是回忆中反复浮现的经典场景,也可能是恋人之间常常重温的甜蜜时刻。

整个句子没用任何华丽辞藻,但通过“灯下拢头发”这个日常细节,传递出无限柔情。就像我们现代人想起爱人习惯性撩头发的动作就会心头一暖,古人用“拥髻”这个动作,同样承载了深厚的情感记忆。特别适合用来表达那些“说不清为什么,但就是让人念念不忘”的亲密瞬间。

刘辰翁

刘辰翁(1233.2.4—1297.2.12),字会孟,别号须溪。庐陵灌溪(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)人。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。 景定三年(1262)登进士第。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,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,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《须溪先生全集》,《宋史·艺文志》著录为一百卷,已佚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