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树梨花一溪月,不知今夜属何人?
出自 唐代 佚名 《杂诗·旧山虽在不关身》
译文一树的梨花与溪水中弯弯的月影,不知这样美好的夜属于谁?
注释属:属于。
赏析“一树梨花”与“一溪月”的句中排比,形成往复回环的节律,表达出诗人一种回肠荡气的依恋怀缅之情,故乡的梨花朴实亲切,让饱经世态炎凉的诗人感到无比的珍重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惆怅的夜景:月光下,盛开的梨花树静静伫立,花瓣的影子倒映在溪水中,与月光交融。诗人没有直接抒情,而是通过两个巧妙的设问,让读者自己感受画面中的情感。
"一树梨花一溪月"用简洁的笔触勾勒出纯净的意境——梨花象征短暂的美好,溪月代表永恒的自然,二者相映成趣。"不知今夜属何人"的疑问,透露出诗人对美景无人共赏的淡淡寂寞,也暗示着人生中许多美好时刻的转瞬即逝。
最妙的是最后未完成的问句,像一声轻轻的叹息,留给读者无限想象空间:是游子思乡?是文人感叹知音难觅?每个人都能从这朦胧的月色梨花中,找到属于自己的共鸣。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,正是古典诗歌"言有尽而意无穷"的魅力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