殊不知尧慈被天下,而不在于子;舜孝及万世,乃不在于父。

出自 唐代 皮日休 《原谤》

天之利下民,其仁至矣!未有美于味而民不知者,便于用而民不由者,厚于生而民不求者。然而暑雨亦怨之,祁寒亦怨之,己不善而祸及亦怨之,己不俭而贫及亦怨之。是民事天,其不仁至矣!天尚如此,况于君乎?况于鬼神乎?是其怨訾恨讟,蓰倍于天矣!有帝天下、君一国,可不慎欤!故尧有不慈之毁,舜有不孝之谤。殊不知尧慈被天下,而不在于子;舜孝及万世,乃不在于父。呜呼!尧、舜,大圣也,民且谤之;后之王天下,有不为尧舜之行者,则民扼其吭,捽其首,辱而逐之,折而族之,不为甚矣!

现代解析

这句话用尧和舜的故事讲了一个深刻的道理:真正的伟大不在于血缘关系,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。

尧是传说中的好皇帝,他把爱给了天下百姓,而不是只留给自己的孩子;舜是著名的大孝子,但他的孝顺精神影响了世世代代的人,这种影响已经超越了对亲生父亲的孝顺。

简单来说就是:
1. 伟大的人把爱给全社会,不局限在自家人
2. 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能超越时空,影响后代
3. 评判一个人要看他对社会的贡献,而不是私人关系

就像现在社会,一个科学家研究出救命药物,受益的是全人类;一个老师用心教书,影响的是无数学生的人生。这种价值远比只照顾自家孩子要大得多。

这句话的精妙之处在于用两个家喻户晓的故事,说透了"大爱"与"小爱"的区别,让人明白什么是真正值得追求的成就。

皮日休

皮日休,字袭美,一字逸少,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,卒于公元902年以后。曾居住在鹿门山,自号鹿门子,又号间气布衣、醉吟先生。晚唐文学家、散文家,与陆龟蒙齐名,世称"皮陆"。今湖北天门人(《北梦琐言》),汉族。咸通八年(867)进士及第,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(《吴越备史》)、著作佐郎、太常博士、毗陵副使。后参加黄巢起义,或言“陷巢贼中”(《唐才子传》),任翰林学士,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。诗文兼有奇朴二态,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。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录有《皮日休集》、《皮子》、《皮氏鹿门家钞》多部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