伏波故道风烟在,翁仲遗墟草树平。

出自 唐代 柳宗元 《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》

十年憔悴到秦京,谁料翻为岭外行。
伏波故道风烟在,翁仲遗墟草树平。
直以慵疏招物议,休将文字占时名。
今朝不用临河别,垂泪千行便濯缨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历史沧桑的画面,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:

前半句"伏波故道风烟在"说的是:古代伏波将军走过的老路依然存在,但如今只剩下风吹过的烟尘。就像我们走在一条荒废的古道上,虽然路还在,但当年的人马喧嚣早已消失,只剩下风吹草动的萧瑟感。

后半句"翁仲遗墟草树平"讲的是:曾经守护陵墓的石像(翁仲)如今倒在废墟中,周围长满了野草树木,几乎把遗迹都掩盖了。就像现在看到某些古迹遗址,石像歪倒在杂草丛中,大自然正在慢慢收回人类留下的痕迹。

整句诗的精妙在于:
1. 用"风烟"和"草树"这些自然景物,反衬出人事已非的历史感
2. "故道"与"遗墟"形成时空呼应,既有空间上的古道,又有时间上的遗迹
3. 通过"在"和"平"的对比,既说遗迹尚存,又暗示即将被自然淹没

这种写法让我们仿佛看到时光的流逝——英雄往事如风烟飘散,坚固的石像终被野草掩埋,传递出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感慨。

柳宗元

柳宗元(773年-819年),字子厚,唐代河东(今山西运城)人,杰出诗人、哲学家、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,唐宋八大家之一。著名作品有《永州八记》等六百多篇文章,经后人辑为三十卷,名为《柳河东集》。因为他是河东人,人称柳河东,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,又称柳柳州。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,并称“韩柳”。在中国文化史上,其诗、文成就均极为杰出,可谓一时难分轩轾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