绿叶渐成阴,下有游人归路。
出自 宋代 王安石 《伤春怨·雨打江南树》
译文绿叶渐渐茂盛,形成了树荫,树荫下面正是游人归家的道路。
注释游人:游子;离家在外或久居外乡的人。
赏析此句写暮春景色,花期已过,果树下已有游人踏出的归路,写景中已露惜春之意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画面感的场景:绿叶逐渐茂密,形成一片浓荫,树荫下隐约可见游人归家的小路。
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它的魅力:
1. 视觉之美 - 用"渐成阴"生动展现了植物生长的动态过程,就像延时摄影一样,让人仿佛看到树叶从稀疏到繁茂的变化。
2. 意境营造 - 浓荫与归路的组合,既给人清凉舒适的感觉,又暗含"回家"的温馨主题,形成双重意境。
3. 生活哲理 - 通过自然景象隐喻人生:就像绿叶终将成荫,人生的成长积累也终会带来收获;而每段旅程都有其归途,暗示着生命的循环往复。
这种将自然观察与人生感悟自然融合的表达方式,正是古典文学最打动人心的地方。诗人没有直接说教,而是让我们通过一幅生动的画面,自己去体会其中蕴含的生命真谛。
王安石
王安石(1021年12月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山,谥文,封荆国公。世人又称王荆公。汉族,北宋抚州临川人(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),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,唐宋八大家之一。欧阳修称赞王安石:“翰林风月三千首,吏部文章二百年。老去自怜心尚在,后来谁与子争先。”传世文集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。其诗文各体兼擅,词虽不多,但亦擅长,且有名作《桂枝香》等。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《泊船瓜洲》中的“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