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与时驰,意与岁去,遂成枯落,多不接世,悲守穷庐,将复何及!

出自 两汉 诸葛亮 《诫子书》

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夫学须静也,才须学也,非学无以广才,非志无以成学。淫慢则不能励精,险躁则不能治性。年与时驰,意与日去,遂成枯落,多不接世,悲守穷庐,将复何及! (淡泊 一作:澹泊;淫慢 一作:慆慢;治性 一作:冶性)

现代解析

这句话用现代大白话来说就是:时间一年年溜走,人的精力和志向也跟着岁月消磨殆尽,最后像枯叶一样凋零,跟不上时代步伐,只能可怜巴巴地守着破房子后悔——但这时候醒悟已经来不及啦!

它戳中了现代人三大痛点:
1. 时间小偷:用"年与时驰"这种动态描写,把时间比作偷走我们生命的小偷,比直说"时间过得快"更让人心头一紧。

2. 斗志消亡:说人的意志力会像手机电量一样逐年衰减(意与岁去),特别形象。很多人年轻时豪情万丈,中年后却变成"躺平族",就是这种状态。

3. 后悔循环:最后那句"将复何及"简直是灵魂暴击——你现在不努力,将来守着养老金的孤独老人就是你,而且根本没有重来的机会。就像错过末班车的人,只能看着车尾灯干瞪眼。

这句话厉害在把人生失败的过程压缩成30字的快镜头:从时间流逝→意志消沉→被淘汰→晚年凄凉,像部微型悲剧电影。现在常被用来提醒年轻人别当"躺平一时爽,老来火葬场"的咸鱼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