熊罴对我蹲,虎豹夹路啼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惊险的野外场景:黑熊蹲坐着挡住去路,虎豹在道路两旁发出骇人的吼叫。作者用最简练的文字制造出双重压迫感——"蹲"字让熊罴的威胁近在眼前,"夹路啼"则让猛兽的叫声形成包围之势。这种写法就像电影镜头:先给一个猛兽挡路的特写,再拉远展现周围环境危机四伏。
诗人没有直接说"很危险",而是通过野兽的行为让读者自己感受紧张氛围。这种写法比直白描述更有冲击力,就像我们看恐怖片时,突然出现的黑影比直接看到怪物更让人毛骨悚然。这种让读者参与想象的写作手法,正是古典文学"言有尽而意无穷"的智慧体现。
曹操
曹操(155年-220年正月庚子),字孟德,一名吉利,小字阿瞒,沛国谯(今安徽亳州)人,汉族。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、书法家。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,其子曹丕称帝后,追尊为武皇帝,庙号太祖。曹操精兵法,善诗歌,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,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,气魄雄伟,慷慨悲凉;散文亦清峻整洁,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,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,史称建安风骨,鲁迅评价其为“改造文章的祖师”。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,尤工章草,唐朝张怀瓘在《书断》中评其为“妙品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