赠别玉峰上人

关山去迢递,飞锡有谁同。
行苦三乘里,心开万法中。
定回云满榻,偈后月低空。
相忆听钟磬,泠然度晓风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(玉峰上人)远行时的情景,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敬佩和不舍之情。

前两句写玉峰上人独自远行,路途遥远,没有同伴。"飞锡"指僧人拄着锡杖云游,这里暗示修行生活的清苦孤独。三四句赞美上人的修行境界:虽然路途艰辛(行苦),但他在佛法的三大修行体系中坚持修行;内心通达,领悟了佛法的真谛。

五六句用生动的画面表现上人的修行状态:打坐入定时,云雾弥漫禅榻;诵完经偈后,月亮低垂天空。这两个画面既写实又充满禅意,展现了修行者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。

最后两句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:以后想念上人时,只能听着晨钟暮鼓,感受清凉的晨风。这里用声音和触觉的描写,让离别之情更加真切动人。

全诗通过简洁优美的语言,既写出了修行者的精神境界,又表达了真挚的友情。最妙的是中间四句,用云雾、月亮这些自然景物来表现修行状态,让抽象的佛法变得具体可感,读来很有画面感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