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,传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:真诚和正直的力量是巨大的,但往往被人们忽视。
首句“此力分明在不欺”,直接点明了主题:这种力量在于不欺骗,即真诚和正直。诗人强调,只有不欺骗自己、不欺骗他人,才能真正展现出内心的力量。
第二句“不欺能有几人知”,则揭示了这种品质的稀缺性。虽然不欺是强大的力量,但真正能够理解并实践这一点的人却很少。大多数人可能因为各种原因,无法真正做到真诚和正直。
第三句“要明象兔全提句”,这里用“象兔”来比喻那种看似复杂但实际上简单的事物。诗人说,要想真正理解这种力量,需要从整体上把握,而不是只看表面。
最后一句“看取升阶正笏时”,通过“升阶”和“正笏”这两个动作,形象地表达了在关键时刻展现出来的正直和庄重。这里的“升阶”可以理解为在人生的重要时刻,而“正笏”则象征着一种庄重的态度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词通过简单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,告诉我们:真诚和正直是一种强大的力量,虽然不易被人理解和实践,但在关键时刻,这种品质会展现出巨大的价值。
释文礼
释文礼(一一六七~一二五○),号灭翁,俗姓阮,临安(今属浙江)天目山人,因别号天目。年十六,依乡之真向寺僧智月得度,遍参名师。历主临安广寿、净慈,永嘉能仁,安吉福泉,四明天童等刹,归终于梁渚之西丘。理宗淳祐十年卒,年八十四。事见明崇祯《天童寺志》卷六《宋天目禅师行状》。释文礼诗,据《颂古联珠通集》、《天童寺志》等书所录,编为一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