岁尽

漏箭更筹日夜催,万牛不(小集作那)挽白驹回。
梅花雪片岁华(小集、律髓作除)尽,萱草柳条(小集、律髓作芽)春鼎来⑴。
病里诗书元不读,贫中尊俎未尝开。
年光似此真虚掷,请以丹心学死灰。

现代解析

《岁尽》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生活现状的感慨。

开头两句“漏箭更筹日夜催,万牛不挽白驹回”用“漏箭”和“更筹”来比喻时间的流逝,说时间像箭一样飞快地过去,即使有万头牛也拉不回来。这里的“白驹”指的是太阳,太阳的运行象征着时间的不可逆转。

接下来的两句“梅花雪片岁华尽,萱草柳条春鼎来”描绘了季节的更替。梅花和雪花象征着冬天的结束,而萱草和柳条则预示着春天的到来。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,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新旧交替。

“病里诗书元不读,贫中尊俎未尝开”这两句反映了诗人身体的病弱和生活的贫困。诗人生病了,无法读书;生活贫困,连酒和食物都很少有机会享用。这种境况让他感到无奈和沮丧。

最后两句“年光似此真虚掷,请以丹心学死灰”表达了诗人对时间虚度的感慨。他觉得自己的时间被白白浪费了,感到非常遗憾。但他并没有完全放弃,而是希望自己能以一颗赤诚的心,像死灰一样保持冷静和坚韧,继续面对生活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写时间的流逝、季节的更替、生活的困顿,表达了诗人对时间虚度的无奈和对坚韧生活的渴望。诗中的意象生动,情感真挚,能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希望。

曾几

曾几(1085--1166)中国南宋诗人。字吉甫,自号茶山居士。其先赣州(今江西赣县)人,徙居河南府(今河南洛阳)。历任江西、浙西提刑、秘书少监、礼部侍郎。曾几学识渊博,勤于政事。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《墓志铭》,称他“治经学道之余,发于文章,雅正纯粹,而诗尤工。”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。其诗多属抒情遣兴、唱酬题赠之作,闲雅清淡。五、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,气韵疏畅。古体如《赠空上人》,近体诗如《南山除夜》等,均见功力。所著《易释象》及文集已佚。《四库全书》有《茶山集》8卷,辑自《永乐大典》。

0